别出声。
只听得女誉们议论纷纷,内中一把
清泉似的嗓子仿佛在哪里听过似的。他
心中一动,趁着众人离开之际把头探过
去,只看见一条烟柳色卉纹留仙裙,微
风把裙摆拂起一角,仿佛小荷初绽,露
出的一点花蕊正是裙摆底下绣鞋的尖
儿。
苏准便有些心不在焉起来,伸手到腰间摸了摸,也不知是不是凑巧,他今
日正佩着那个滴翠的扇坠儿。
“海生,”犹豫了一下,苏准示意
最信任的小厮近前来,压低声音道,
“你去寻云安寺的法师们打听打听,今
日来寺里的大家女誉,有哪家千金.……
穿着一条绿裙子。”
瑶姬却不知自己和苏准还有这番交
集,她陪着何夫人在云安寺又逗留了一
会儿后便登车回了府。
时近黄昏,曹府中已点起了灯烛。
瑶姬先回房换了身衣裳,又去查看幼函的课业。因见桌上放着几本书有些眼
熟,便道:“这可是你爹爹书房里
的?"
曹墨的内书房并不禁止瑶姬出入,
幼菡虽是闺阁女子,但瑶姬并不想把好
好的一个小姑娘养成泥胎木偶,便嘱咐
她空闲时也可去内书房取些杂书看。
或
是游记,或是诗词,读来也能开阔眼
界。
见幼菡点头,她拿起书随意地翻了
翻,不妨书页间轻飘飘地落下了一张
纸。
“这是什么……”香雪俯身将纸捡起递给瑶姬,“太太,好像是一封信。”
“信?”瑶姬接过纸张一看,确是封信,题头却不是她曾在曹墨书房看过的“寿哥”二字,而是“墨哥儿”。
她心中泛起一丝疑惑来,曹墨改名是近几年的事,从他平日的书信往来就能看出,与他相识多年的老人还是习惯他的原名。可这个称呼如此亲密,怎么会是唤的“墨”而非“寿”?
再往下看,信的内容却看不清楚了。
原来这信想是被水沾湿过,墨迹全都混作一团,纸张也因为干透之后凹凹凸凸的。瑶姬仔细辨认,只能认出零星的几个字。开头一句是“故人重逢,吾心甚慰”,又隔了几行,中间写着“目今西北战事甚艰”,落款则是四个字,曰石湖居士——除此之外,余下皆辨别不出。
她不由地把这个别号在舌尖咀嚼了几遍:“……石湖居士。”
此人是谁?
提到了西北战事,又称曹墨为故人,纸上是一手标准的馆阁体,这必然是个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
她想来想去毫无头绪,便将信收起来:“想是老爷无意夹在里头的,把书连这信放回去便是。”
此事很快被瑶姬抛在脑后,眼下她小日子过得正舒畅——几家铺子的生意愈发红火,某个人不在家,妾室们也安分的很。她每日弹弹琴看看书,偶尔领着幼菡出门游玩,偶尔回娘家或是应邀赴宴,再轻松不过。
这一日寿阳侯夫人过寿,给瑶姬下了帖子。
这位侯夫人是何夫人的手帕交,瑶姬还在闺中时与她家千金也算要好,如今嫁了人,也没有断掉来往。席上觥筹交错,不必赘述,宴后一堆女人聚在一起听听戏,说说闲话,好不惬意。
也不知是谁提到了如今风头正盛的定远将军苏准:“这小苏将军真真是可惜了,前儿苏家正在为他相看,已是相中了李翰林家的千金,谁知鞑子又有异动,他领旨北上,好好的婚事,这不,又耽搁了。”
“李翰林家?”坐在上首的寿阳侯夫人道,“我怎么听说苏夫人有意她娘家侄女?”
“夫人有所不知,听说这还是小苏将军自个儿求来的,”那开口的妇人是个主簿之妻,一见侯夫人有兴趣,立马把自己知
分卷阅读648
分卷阅读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