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
沈莞除了每天学习文化课,也要更积极的跟陈大夫学习,提前打好中医基础。
陈大夫教给她的把脉口诀她早就已经记熟,就是在实践上,需要找更多的人锻炼。于是她就想了个主意,过完四月份天越来越暖和,她给村卫生所的医生送了两条烟,就待在卫生室里,但凡有病人上门,由她先诊脉,断定病症后,再给医生看,最后核对结果,就知道她把脉判断的准不准。
第202章下诊断
沈莞一连三天去村卫生室报到。
然而在过去的那些年里,原主在学业上从来没翻起过什么浪花,现在突然到诊所去给人把脉。
那谁敢用啊!
万一看错了呢?
抓药是可大可小的事,是药三分毒,一旦出问题,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哪怕沈莞屡次强调,她把完脉后,医生再重新诊断,那些人也不愿意,一说就是忙着干活,没时间陪她瞎闹。
沈莞就这么被晾在了卫生所,就连她主动帮忙配药,或者给病人换点滴瓶,拔针,人家都信不着。
深挖真的有些自闭,可是除了这个办法,她也想不到别的。
毕竟她还没有去念中医大学,就算去医院里实习,医院也不会要她。
无奈,沈莞也只有在卫生所里等着了,一边学习巩固文化课,一边分析陈大夫给她的医书,碰到不懂的问题,请教一下村医,也能给她回答上来。
随着时间流逝,距离高考的日子就剩下一个月了,沈莞就这么在诊所被晾了一个来月,比墙上挂的日历都不如。
至少日历没事儿还有人翻翻,她?人们见了恨不得多躲着走,生怕她“庸医”害人。
就在沈莞打算放弃希望,等不到实习机会的时候,这天,诊所里来了一个病人。
这人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婆,应该是从别的村里来的,走了很远的路,沈莞看着面生。
恰逢村医出诊,店里没有别人,沈莞便接待了这个人。
“奶奶,您坐这儿,我给您把个脉,您再给我说说情况。”
沈莞给老婆婆安排了位置,自己坐在她对面,让她将手腕搁在手枕上,手指按了下去。
老太婆表情痛苦的说道:“我是来你们这儿办事的,突然间不知道咋回事,肚子疼得厉害,也走不动路了,现在啊,感觉喘气儿都困难。”
沈莞神色凝重的把脉,按照背诵的口诀来分辨,再加上她的描述,很快就有了判断。
quot;奶奶,您应该得了急性阑尾炎,咱们村诊所治不了,您有没有亲戚在这儿,得赶紧送您去医院。quot;
老太婆从来没听说过这个病,以为自己是绝症,当即拍着大腿哭:“哎呦,我还没活够啊,咋就这么倒霉,摊上这病呦!”
沈莞见老太婆误会,又安抚:“奶奶您别紧张,这病不是大病,治疗就能好,这要是发病的突然,需要抓紧治疗,不能耽误,您现在起来,能走吗?在这里有亲戚没有?”
沈莞一再确认,老太太告诉她,村口那家姓万的老太太,是她表妹。
沈莞便扶着她送去村口,交给了万家人,并说明情况。
万家人一开始以为沈莞是忽悠,但看亲戚表情那么痛苦,也就帮着跑了一趟。
把人送去医院后已检查,别说,还真是急性阑尾炎。
且大夫跟沈莞安慰老太太的话也是一样的:“奶奶这并不是大病,你不用害怕,咱们开刀切除了,几天就恢复,啥也不耽误,但您要是不开刀,那麻烦可就大了。”
万家人一听说老太太要手术,当即就给吓傻了。
但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啥事儿没经历过?
生孩子那么疼不也照样生么?
只要她没活够,今天哪怕大夫说让她下油锅,她也得往里跳。
“那大夫,就给我手术吧,小万,你去邮局给我取钱。”老太太出门办事正好揣着存着,探望妹妹只是顺便。
万家人一看老太太自己带了钱,就赶忙去给她缴费。
约莫得有一个小时,医生从手术室里出来,同时带出来的还有老太太身上切下来的烂尾,是身体里最没用的东西,切下来以后就不会再发病。
万家人听闻老太太没事,都松了口气,等到她出来后,她的亲人也赶到了,万家人就此完成任务,将钱跟存折都转交给老太太的孩子,打过招呼后就回去了。
……
“别说,沈莞那丫头学习不咋的,竟然真叫她给料中了!难道她有真本事?”
“那谁知道,兴许碰巧也说不准。”
“碰巧?那病都得动刀子了,不明白的,换你,你能说得出来?”
“我上回去,见她捧个中医的医术,肯定是学到一些东西的!”
万家两口子一边往回走,一边商量着,到了家,更巧的事情就来了。
万家老太太出去倒垃圾,不知道哪根筋没用对,就把腰给闪了,两口子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捂着腰搁那儿揉呢,连直都直不起来。
“妈,你咋了?”万老大冲了过去。
万婆婆哎呦哎呦的叫唤:“疼啊,我腰刚才扭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