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想了想,就回答道:“我相信……最终我们只能有一半的人能成功突围!”
这其实是曼施坦因为了让希特勒同意他的计划而做出过于乐观的估计。
要知道这其中除了伊尔2之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德第6集团军只有很短的时间突围……时间拖得久一点,苏军就会从卡拉奇两翼压缩德军的突破口,甚至顿河集团军都要冒着被包围的危险。
再比如,苏军只需要进攻至顿河十公里左右的位置,任何方向,那么他们就可以用炮火轰炸浮桥而不需要用伊尔2,而这几乎是无法阻止的。
所以,如果真要曼施坦因客观估计的话,能逃回来三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另外还有所有的重装备,是吗?”希特勒又问。
曼施坦因点了点头。
这是勿庸置疑的,重装备根本就没有渡河的时间和条件,它们只能被炸毁在斯大林格勒。
“但是,元首阁下!”曼施坦因说:“就算如此,也比全军覆没要好得多!”
“未必如此!”希特勒回答:“因为如果选择突围的话,我们也就彻底放弃了斯大林格勒!我们还有希望占领它,只要我们占领卡拉奇……这并不困难不是吗?它只是一座中型城市,我们已经占领了无数个这样的城市!以前我们可以,现在一样也可以!我们需要的是信心、意志,和勇气!”
曼施坦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希特勒的逻辑有些奇怪,因为德军之前打下很多像卡拉奇这样的城市,而且是轻松拿下,所以现在就应该能拿下,缺乏的只是像之前拿下那无数城市时的精神。
这从表面上看似乎能说得通,但这却是战争,现实的战争。
德军已经不是当初战争爆发时的德军了,此时的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之后已经兵力奇缺同时士气不佳,虽然还保持着战斗力但与当时人人都相信德国能取得胜利的情况有天壤之别。
敌人也已经不是那时的敌人了,战争爆发之初俄军完全处于措手不及的状态,指挥混乱、士气低落,甚至还有许多内部矛盾。
但是现在,敌人已经在战争中成长起来同时也缓过气来,他们积极有效的组织抵抗进而寻求反攻。
这一点,曼施坦因可以从卡拉奇的战斗中看出来。
如果是在以前,就算顿河方面军兵力不足,但敌人想要从德军两个装甲师另加几个步兵师手里对回一个城市是无法想像的。
不过曼施坦因由此认识到了一点,他无法说服希特勒。
“振作起来,我的将军!”希特勒拍着曼施坦因的肩膀说道:“我会把重炮部队调归你指挥,用于进攻卡拉奇!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