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船去中国作者:肉书屋
第15部分
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的名义,她是一定能够得到签证了!简妮的心跳得是那样急,几乎要从嘴里蹦出来。在拿到交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的时候,简妮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心跳。
爸爸妈妈已经起了床,他们问简妮到底怎么回事,简妮神情恍惚地敷衍说:“后面的没听清楚。”
范妮在美国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生这种病,爷爷没有几乎就没有问。
简妮和爸爸妈妈等到爷爷挂断电话,来到爷爷房间门口时,看到爷爷还站在放电话机的柚木花架前,一手扶着藤椅的靠背,将身体绷得象一张弓。
“范妮哪能?”爸爸一开口,声音就是抖的,然后,就带出了哭腔,“我们家怎么这么倒霉!什么事倒霉,什么事就肯定要轮到我们家的人,逃也逃不掉的。我们倒霉够了,范妮和简妮还要接着倒霉下去。就是逃出去的人,也逃不掉倒霉呀。真正叫一失足,成千古恨。”
爷爷看着爸爸妈妈不说话。
简妮知道爷爷还有更重要的话说,但爸爸妈妈已经被范妮的事击垮了,他们将范妮勉强送走以后,心里不祥的预感,还有范妮一旦被送回中国,简妮前途的黑暗,这家人已显曙光的美国之路即将重新遁入无边黑暗的事实,让他们万念俱灰,哈尼的眼泪象打破的水缸一样喷s出来,他完全失去的了平时的和气和谦恭,以及走南闯北锻炼出来的硬朗和利索,抽泣得几乎被呛住了。简妮不得不拉了拉突然崩溃了的爸爸,劝道:“你先听爷爷把话说完呀。”
她心里想:“事情不象你想象的那么坏呀。”
简妮知道,自己这么想,未免太残酷了些。“但是,范妮的确不是更合适到美国去奋斗的人,这点已经被充分证明了。”她心里忍不住尽量公平地想,“公平地说,就是这样。”跃跃欲试的感觉又回到她的心里,“既然能从阿克苏那样的地方回到上海交通大学读书,到美国,才是真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但爸爸还是象个孩子似地哭闹。他的呜咽在夜里显得那么剧烈和响亮,毫无廉耻。
第六章将你扔到外国大马路上去(7)
爷爷的脸渐渐冷成了一块锈铁。简妮感到他象被触动的乌龟那样,正缓慢而坚决地向自己的壳里缩进去。她认为他就要象他们挥挥手,请他们回到自己房间去悲伤了。
“爸爸!”简妮坚决地打断了父亲。
“爷爷,你接着说完。”简妮对爷爷说。
“我要鲁将范妮的病情材料弄好,寄过来,简妮可以用接病人回家的理由再申请签证。”爷爷说,“鲁也怕他粘在这事情里面,所以他答应全力帮忙,甚至自己提出可以当简妮的邀请人。”
哈尼终于安静下来。虽然不那么戏剧化,但是简妮是明显地感到爸爸突然轻松了一下,就象哭闹的孩子终于得到了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他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人,即使是新疆,也没有将他百炼成钢。然后,他们一家三口退出爷爷的房间,在走廊里,他们看到了从朗尼和维尼黑暗的房间里缓缓沉浮着的灰白色的蚊香烟,他们都躺在自己的床上,无声无息,就象在梦中一样。但朗尼没有打呼,维尼没有磨牙。
简妮躺回到自己靠窗的小床上,那是个折叠钢丝床,已经旧了,人一睡上去,就软软地向下陷去。简妮拂平草席,压好枕头,将自己的肩胛骨凑到枕头下方最合适的位置,悄悄把睡裙撩到后背上,让电风扇的风可以直接吹到皮肤。刚才又是一身大汗,因为心里紧张,居然自己都不知道。简妮努力把自己在床上放舒服了,但是,她还是没有睡着。她听到楼下的人家的三五牌座钟敲了两点,两点半,三点。听到弄堂里有野猫在翻动垃圾箱,哗啦哗啦地响。听到玉兰树上有只睡着的麻雀从枝上掉了下来,又慌忙扑打翅膀飞起来。听到弄堂里谁家的窗式空调机在启动时发出的嗡嗡声。但她没有听到家里每天夜里都会听到的象被窒息了一般挣扎着的呼噜声,高亢而艰难,仿佛敲骨吸髓般的磨牙声,爷爷在夏天的深夜里常常会在梦中发出羊一般细长的哭叫声,这都是除了夏天之外,被关在房门后面的秘密的声音。但是,简妮在这个夜里什么也没有听到。她知道,全家都象自己一样,安静地躺在床上,但没有睡着。黑夜是他们大家的保护者,使得他们可以不必直面许多事情。
很明确地对鲁说明了家里对处理范妮事情的态度以后,爷爷就开始每天一早,到淮海中路口上的美国领事馆门前去听签证的情况。那时,在淮海中路和乌鲁木齐路交界的路口,总是挤满了三五成堆的人,那里面,有申请签证的人,还有将要申请签证的人,有为申请者通宵排队,并陪伴申请者一起来的亲属或者朋友,还有黄牛。在美国领事馆前的黄牛,其实可以说是些收费的服务者。他们为人填写申请表格,或者帮人排队申请签证。但他们最重要的作用,是发布与美国签证有关的小道消息,他们大多是些中年男子,穿着平常,满面烟色,态度有些狡猾和委琐,但消息却绝对灵通。在门口一堆堆的人在交头接耳中,流传着美国领事馆签证处里的最新动态,美国移民政策的最新倾向,发放签证的比例,在美国如何黑下去,等待大赦的方式,与签证官说话,用美式英语,还是用英国式英语,对签证官的态度,应该是居理力争,积极进取,还是委曲求全,哀兵必胜,对签证官最喜欢问的问题,“你怎么证明你还会回中国?”怎样的回答是最出色的,甚至当时上海人痛恨的台湾签证官上班的时间表,都能在那里了解到。所以,绝大多数准备去申请签证的人,都先到美国领事馆门口去领领世面。而这些消息最权威的发布者,就是长年累月在黑铁门外工作的黄牛,他们的权威性是不容质疑的,因为他们的面前经过成千上万的美国签证申请者,比任何一个在签证处工作的美国签证官都要资深得多。他们经过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总结归纳,举一反三,煽风点火,去伪存真,再传播出去的消息,就直接走进了上海诸多英文夜校的教室,特别是托福强化班的教室。在每年美国大学将要入学的时候,那个路口总是挤满了人,连经过的公共汽车都常常要慢下来。路口对面的小街心花园的石凳上,更是坐满了填表的人们。
爷爷在那里走来走去,默默听别人说话,他并不c话,要是有人问到他的情况,他只是说:“我随便听听。”美国领事馆门口的人,倒也不见怪,也不避开他,大家就让他在旁边听。渐渐,爷爷发现,有好几个象他一样的老人,也象他一样只听不说,更不谈自己的情况。他们彼此也不交谈,象影子一样。后来,天天碰见,见面也是点点头而已。在美国领事馆外面,自带一个小板凳,一本中英对照词典,为人填表的黄牛,是那时懂得些英文的人,那些人要是遇到自己吃不准的英文词,就悄悄走上去,触触那几个沉默的老人,轻声请教他们。爷爷看到过,那几个老人,也都轻轻地告诉黄牛,或者在黄牛摊开的手掌心里,写下那个他推荐的词。但要是有人直接找到他们,央他们帮自己填表,他们总是马上就摇头,并飞快地避开去。
从美国领事馆的黑铁门里出来的人,总是被人群马上围住,同时有好几个人问:“哪能?”“撞到谁的手里?”不管是得到签证的人,还是没有得到签证的人,他们在签证处的经历,总是被不厌其烦地再三询问,他们在匆匆离开之前吐出的任何只言片语,也都在人群中引起阵阵涟漪。但是从黑铁门里出来的人,却大多仍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脸上多少都带着不能置信的惊奇,没有得到签证的,不能相信自己居然在几分钟时间里就被拒绝了,在他们看来,他们居然被美国拒绝了,走进黑色铁门之前所有的努力与梦想,在这时已经化为灰烬。得到签证的,不能相信自己的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居然真的在这几分钟里面发生了,美国人接受了自己的护照,接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新生活接受了自己。“你是什么专业?”“你是谁做的担保?”“你是到哪里?”“你是第几次拒签?”外面的人的问题渐渐将他们拉回来,“神学院。”“我表哥。”“到中西部。”“已经第四次了。”他们回答着门口陌生人们的问题。渐渐的,不同境遇的人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表情,往往那些被拒签的人还比较镇定,因为他们早已在领事馆门口接受了签证困难的教育,有心理准备。而那些终于得到签证许可,被留下了护照,并交纳了签证费,得到了领取签证的预约单的人,常常会在外面突然哭起来。偶尔路过的人,以为那是为了没有得到签证而哭,而在门前聚集过几天的人,都知道签证成功的人才哭。
第六章将你扔到外国大马路上去(8)
爷爷收到鲁寄来的所有材料,一个很大的信封,信封上画着一只大鹰头。全家人都知道,这里面装着的,是王家最后一次机会。爷爷将里面的材料一一仔细看完以后,突然叫哈尼也去申请护照。“和简妮比起来,也许你更合适。”爷爷说,“你是范妮的父亲,去接生病女儿回家是情理之中的事。你年龄又大了,既没什么技术,也没有学历,不可能在美国留下去,他们会觉得你更没有移民倾向。”
那正是全家人都在饭桌上坐定,准备开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吃惊地看着爷爷,因为这些天来在街上风吹日晒,他的脸色有点黑,有种果断的样子。
哈尼好象不明白似地盯着爷爷,但是,他的脸渐渐红了。在哈尼的记忆里,这是从1963年自己被迫到新疆农场去以来,爷爷第一次这样直接的表示出对他的轻蔑。虽然他早就体会到了爷爷对自己的失望和放弃,但这样直接表露出的轻蔑,真的还是第一次。哈尼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高中毕业时,和朗尼一样,都是家庭出身的关系,考不上大学。到了维尼,连初中升高中的时候,也不可能考进重点高中读书了。但只有一年是例外,那是1964年。那一年高考时,将家庭出身的界限放宽,一大批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在1962,1963年没能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终于在1964年再参加高考时,得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哈尼那时已经因为黑灯舞会的事件,被送到新疆去了。他是王家唯一的一个可能在1964年挤进大学的人,但却失之交臂。哈尼能感受到,爷爷对这件事,一直不能原谅,好象他要为王家没有一个大学生负责,这也是哈尼一直的心病。他做不到象朗尼和维尼一样的理直气壮,因为是别人剥夺了他们的机会,而他,却是不肖。他真的也想把自己从1949年以后一直放在心里,而且也象爷爷的抱怨一样的抱怨,象爷爷一样说出来。他要说:“要是你不是一定要留在上海,不是思想那么进步,我们也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我们的苦也就都不用吃了。”在哈尼看来,这才是最基本的事实,是爷爷对两代人的重大失误。要是当时就留在美国不回来,他哈尼去朋友家跳舞,又算什么呢?也许他们大家拿的,都是美国护照,根本没有签证问题。每当被爷爷的失望挫伤的时候,哈尼心里都这么想。但他从来不忍心说出来,他也从来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在这时,说这么残酷的话出来,而且是在范妮疯在美国的时刻。
他心里熊熊燃烧的,乍一看全都是屈辱和羞耻。但是,在某一个小小的,隐蔽的角落里,他也体会到了一种极卑微的惊喜,那么说,他也有机会逃到美国去了,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但是其实,在父母当年准备送朗尼去香港的时候,他也暗暗盼望过妈妈有一天也将自己接到自由世界去。离开中国,也是他毕生深埋于心底的梦。在阿克苏有时从短波里听到苏联台的广播,他都会流下眼泪来的。哈尼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这一天,是这样到来,用这样的面目到来的。
“如果遇到真的想要网罗中国人才的签证官,你和简妮一起去,他们拒绝你,也会间接地给简妮一个机会。要是遇到真的想卡有移民倾向的签证官,他卡住简妮,就会放你去。那么,我们家,总算也利用这最后一次机会,将范妮带回来,还是在那里给她治病,就看你的本事了。”爷爷继续说。
简妮也瞪着爷爷,说不出话来。她已经听明白爷爷对自己是否能得到签证,没有信心。但要是爸爸更合适的话,他与自己一起去签证,就不是当自己的陪衬,而是自己要当爸爸的陪衬了!这是简妮万万想不到的,她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爸爸到美国能干什么,范妮再没用,还可以嫁人,爸爸连嫁人做跳板的可能也没有的。要是做牛郎,只怕中国男人还不如黑人性感。爸爸不是活活将范妮用命换来的大好机会浪费了吗?简妮心里翻江倒海的,她看看爸爸,忍不住带着点敌意,还有轻蔑,他怎么能和自己争这个机会!最应该去美国的,最可能在美国站住脚,得到发展的,是她!肯定不是他。简妮仅仅一眼,就抓住了爸爸身体里象火苗一样明灭着的那一点复杂的惊喜,这一点惊喜,象火苗落在干柴上,她心里的愤怒“蓬”地一声就烧了起来。简妮简直吓了一跳,自己不是一直体贴父母的吗?不是立志要让父母在家里人面前扬眉吐气的吗?
哈尼紫涨着脸,看着桌子中央的一碗葱烤河鲫鱼,什么也说不出来。
简妮也紫涨着脸,什么也不说。她的眼睛里渐渐被泪水挤满了,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是看着那层泪水。所以,她就瞪着那些泪水。
哈尼推开碗,站起来,对简妮说:“简妮,你放心,我为了自己的孩子,叫我吃屎都行。”
全家人在沉默中吃完了饭,他们大家心里都知道,爷爷的决定是最保险的,是对的。
果然,哈尼得到了到美国的旅行签证,那签证官连一句话都没问,在哈尼的印象里,他都没有好好看自己一眼,整个过程,不过五分钟。他心里刚刚在盘算,这个人的头发是黄的,也许就是被上海人称为“黄毛”的签证领事,他已经将填写好日期的领取签证预约单推到他的面前。但一起去签证的简妮,则再次被拒签。
第六章将你扔到外国大马路上去(9)
“你太年轻了。”他对简妮说。然后在她的护照的签证页上敲了一个“签证申请已收到”的图章,那便是再一次被拒签的证明。
哈尼和简妮,一时都楞在那个签证的小窗口前。里面的黄毛拿着一叠表格,站起来要走。这时,简妮伸手抓住窗子,象要阻止黄毛的离开,但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脸涨得通红,死死地看着里面的人。
哈尼连忙扶着简妮的肩膀,将她从窗前拉开。她的肩膀哆嗦着,象一只发抖的小母j。简妮马上摇摇肩膀,想摆脱他的手,但他仍旧死死抓住简妮,一起离开那个窗口。一屋子等待签证的人,都怜悯而厌恶地注释着他们,象注释医院里的晚期癌症病人那样。他们都以为他们被拒签了。但等哈尼在一张椅子上安顿好简妮,自己去交签证费的小窗口交钱和护照,注视他的目光立刻变得灼人起来。简妮瞪大眼睛,狠狠地盯着爸爸。看着爸爸将他的护照送到另一个窗口去,并交了签证的钱,并领到一张小纸片,那上面写着一个日期,到时候,凭这张小纸片,就可以来取签证。那时,只要有了飞机票,一出领事馆的大黑门,就可以直接去飞机场,一个小时以后,就可以离开中国。简妮紧紧握着自己咖啡色的护照本,怕自己忍不住会将自己的护照也硬塞进去。
离开签证处的房间,他们走到领事馆的花园里,夏天的樟树长着明媚的绿叶,散发出植物的芳香,简妮一时觉得奇怪,她没想到还能看到这么漂亮的夏天的大树,而且,在树枝的深处,还能听到小鸟的声音。
他们立刻被门外的人围住。在签证处门口围观的人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他们象流水一样不停地在活动中,并不死死地将出来的人团团围住,让人动弹不得。他们松散地迫近从签证处走出来的人,察言观色,嘴里问着:“签出来没有,签出来没有。”要是出来的人回答了,而且停下来说话了,大家才围过去,将他团住。如果出来的人并不回答,或者明显不想多说,他们就松开一条路,让那人能迅速离开。
哈尼是今天上午第一个得到签证的人,“开冲了!”签证处外面的人用华亭路上小摊贩做出第一单生意的行话,来形容美国领事馆在今天发出的第一章签证。外面等候的人群振奋地s动了一下。
“你是什么条件?”大家直接撇开简妮,盯住哈尼问。但他径直离开了。他手里还抓着维尼叔叔写生用的折叠木条凳子,那是他在签证处外面排队时坐的,上次他帮简妮来排队的时候,就是用的这张椅子。简妮这才发现,爸爸在签证的过程中,一直抓着这张凳子。他在精心打扮过的签证者中间,竟然是最奇特和真实的一个,他的身上流露着绝望之后的本分。现在,他象梦游的人一样,正默默穿过人群,正羡慕地望着他的人,自动为他让了路。一个女人看着他嘀咕了句:“这个人已经傻了,范进中举就是这样。”
爸爸和简妮沉默地离开美国领事馆所在的路口,经过一个街心花园。刷了白石灰的栅栏里开着满树的白色夹竹桃花,当年拿破仑的士兵用夹竹桃的树枝烤r,纷纷吃了以后中毒,大家才知道那夹竹桃树,原来是剧毒的。夹竹桃白花满枝满树,散发出可疑的辛辣的气味,这样的花香唤醒了他,就象少年时代被通知去新疆出发的时间的感受一样,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不相信似地摸摸放护照的口袋,那里的确是空的。要是这张签证早来三十年,那是个什么情形!他紧握着半夜派签证队伍的坐的小帆布凳,无力地想。母亲放在白色梳妆台上的密斯佛陀,金色的铜唇膏盒子和小时候家里的客厅门口,顶着一颗大星星的圣诞树,遥远地跃出他纷乱的回忆,那是他能有的仅仅一点点和美国有关的印象。哈尼想起了从前的小说里常用到的一句话:“他的心,象打翻了油酱店的坛坛罐罐:五味杂陈。”他想,自己的心情,现在大概也用得上这句话了吧。
简妮在旁边走着,她的样子,让他想起一只被再三揿进水里,但又再三浮起的皮球。皮球里的气使它不断借着水流,从压力下逃脱并浮起,湿漉漉地在水中沉浮,但是它无法彻底逃脱水中的命运。在他看来,简妮和范妮是长相很相似的姐妹,她们的脸上,都有怨怼和刻薄的神色。她们让他害怕,让他不敢想入非非。
哈尼转过头去,不看简妮的脸。他不敢想,自己怎么能把简妮办到美国去读书,怎么能把范妮的病在美国治好,自己怎么能在美国住下去,他都不知道。他其实是个脆弱的人,也是一个单纯的人,要不是在离开上海以前,他匆匆与跳舞时初恋的女朋友结婚,两个人日夜在一起,一点点适应了新疆,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也象别的上海男孩那样,光想家,就想疯了。要不是他为人善良,也知趣,总是加紧尾巴做人,他不知道在新疆要受什么样子的苦。他现在不知道自己怎么对付去美国的日子。他心里真的害怕了。
他们沉默地进了弄堂。远远的,就看见妈妈守在能望见弄堂口的窗台前,就象他们走的时候一样。一看到他们的样子,她的脸色就变了,她以为又是拒签,然后,她的眼泪就不停地在脸上流,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简妮走不了,而范妮又回不来了,她心里充满了灾难将要到来的y影。
哈尼将美国领事馆给他的护照收据和预约取签证的通知放到吃饭桌子上,摊开来,这是美国的大门朝他敞开的证据,和当初范妮的一模一样。
第六章将你扔到外国大马路上去(10)
妈妈糊涂了,说:“这个意思是,哈尼你也要到美国去了?”她擦了擦被眼泪泡肿的眼睛,不知所措地问,“那简妮怎么办?”
爷爷的身体渐渐地委顿下去,陷进本来就松垮下陷的旧藤椅里,象一条嵌进牙缝里的烧黄了的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