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180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曹对于武事并不热衷,心里想着的是那个战报上提到的笔帖式常保住。

说起来,这个却不算是陌生人。

他是永庆的族弟,伯爵府的旁支,其祖父是永庆祖父的庶弟。

早年永庆在京时。联系不多地完颜氏族人中,就有这个常保住。

曹还曾遇到过两遭,一起在永庆家喝过酒。

永庆出京后,曹没有再见过常保住,只知道他补了笔帖式。后来出京当差了。实没想到。他竟然去的是哈密。

笔帖式,正八品的顶戴。

能名声直通御前,不晓得是哈密那边人才匮乏,还是沾了“完颜”这个姓氏的缘故?

只是,策妄阿喇布坦难道是吃饱了撑得。来征战玩儿?

曹浑浑噩噩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脑中闪现。

要是因雪灾地缘故。策妄阿喇布坦就该带着人马多多劫掠四方,而不是在想着围城。

没有后勤供应,攻打城池那简直是玩笑一般。

能够底气这么足。倚仗地是什么?这幕后有没有其他人的操手?

曹的脑子里出现的是北边的那只大熊,如今正是沙皇彼得当政地时候。

莫不是鄂罗丝有了南下扩地打算。这可是件大事,得需要小心提防。

就连曹这半吊子,都能想到其幕后倚仗之人上,康熙自然也是晓得地曹想到这点,寻思刚才的所谓“招抚”,看来更像是“安抚”京里的人心……

少一时,散朝。

曹已经是没了困意,十六阿哥凑上来,低声道:“曹,有话对你说,跟我来。”

曹原是同兵部地几位属官一处,闻言对几个下属摆摆手别过,自己个儿随着十六阿哥出去。

鲜少看到十六阿哥这般郑重的模样,曹心里也是纳罕,猜不到他到底想说什么。

说话间,两人到了个海子边上。

这里甚是静寂,水波荡漾,几只水禽在在岸边飞来飞去。

“什么事,还巴巴地来这边说?”曹见十六阿哥沉吟不语,笑着开口问道。

十六阿哥却是没有笑模样,看着曹,皱眉道:“孚若,有件事儿不对头,你心里要有个数。”

曹闻言诧异,道:“十六爷,这是哪一出?”

十六阿哥犹豫了一下,道:“昨儿派去你家地人,虽说打的是额娘的口号,但是你也当知道,我额娘是做不得主的。皇阿玛同姨夫是总角之交,又念及先前老太君的情分,多关照些也不算什么。奇就奇在太后那边,不晓得有谁在太后面前吹了风,她老人家好像是姨娘有所误解……我额娘听着她话音不对,心里有些不放心,昨晚寻我,让我转告你,让姨娘称病,先别往宫里谢恩了!等太后消消气,或是过了这阵再进宫也不迟。”

能有什么误解?

李氏行事循规蹈矩,没有闹出了不得的笑话,名声甚好。

太后那边,该不会是因李氏的身世,才心中恼怒的吧?

曹点了点头,道:“嗯,晓得了,谢过娘娘与十六爷……”说到这里,却是想起昨儿听初瑜说起,她们婆媳今儿就要进宫谢恩。

他忙掏出怀表看了,已经是在辰正(上午十点)。

十六阿哥见他神情,道:“怎么,姨母今儿就进宫了?

曹点了点头,道:“看来要先到园子门口看看,母亲进园子没有。要是没有的话,我骑马回城,却是真可好拦住。”

十六阿哥道:“如此最好。那咱们也别耽搁了,这就去园子门口问问!

却是刚好来迟一步,李氏与初瑜婆媳两个已经进了园子。

李氏性子柔弱,早年虽也进过宫,但是不过是以王嫔的亲眷进的,很少接触其他宫妃。

却是不晓得太后这位老人家,会如何对李氏。

十六阿哥见曹脸上多了担忧,拍了拍他的肩膀的:“你别担心,还有我呢。再说太后老人家不快虽不快,却不会行是歹毒之举。姨母是诰命,又不是后宫,最多一个冷脸子到头了,不用放在心上。”

要是李氏身上没有身世之谜,自然是如此,如今却有些不保准了……疼难忍。

西北用兵,虽说派出的两路人马数量都不多,但仍是烧银子。

康熙正想得跑身,就听魏珠低声道:“万岁爷,奴婢奉命往太后宫去送吃食,出来时,遇到了进宫谢恩的曹夫人与和瑞郡主。”

“谢恩?”康熙沉吟了一下,起身道:“晓得了,难为你用心,走,过去瞧瞧去……”

ta共获得:评分共:0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9威望:162347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410:54只看该作者

241

第一卷世家子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五百五十二章血亲(上)

畅春园,寿萱春永殿。

太后坐在炕上,笑眯眯地看着宜妃抱在怀里的重孙女。

她十几岁就离开科尔沁,进了紫禁城。虽说没有生育一儿半女,但是嫡后的身份却使得她儿孙满堂。

孙子、孙女就有数十人,到了重孙子这一辈,已经上百人。很多人,她都没有得见,如今不少重孙、重孙女长大成|人,连玄孙都有了。

宜妃原是坐在挨着炕边的小凳子上哄孙女,见太后有兴致,笑着将小姑娘放在炕上,用蒙语对太后说道:“太后,您瞧,这小丫头的耳朵,同她阿玛一样,都随了主子爷,看着着实可人疼。”

太后一辈子不会说汉话,太后宫中,使唤的都是蒙古与满人奴才。就是康熙来这边请安,也多是用的蒙语,偶尔也用满语。

早在太皇太后还在世时,后宫中没有汉妃,上至嫔妃,下至太监宫女,多是说满语,还有说蒙语的,说汉话的少之又少。

太皇太后去世,才算终结了大清后宫中的满蒙语时代。

虽说还有个太后,也是不谐汉话的,但是因她向来荣养,鲜少插手宫务,所以在后宫的影响完全比不上太皇太后。

不过,其他的地方说汉话可以,在太后面前,众人还是要蒙语或者满语对答。宜妃入宫早。又是个机灵人。不为别地,就是为了讨好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她的蒙语也学得甚是用心,说的极为利索。

因这个缘故,在后宫诸位嫔妃中。太后待宜妃最为亲厚。

加上宜妃的长子。又是太后亲自抚育的,所以相处起来又是不同。

这被宜妃抱到炕上地小姑娘,一岁半大小。看来是见天被人瞅来瞅去地,她也不怕生,站在那里。眼睛乌溜溜的。带着几分好奇地望向太后。

太后见了。很是喜欢,伸手拉她到跟前,抱她在膝上坐了。用蒙语赞了几句。

小姑娘抿着小嘴,看了看坐在凳子上的宜妃。又看了看侍立在其身后的母亲与祖母,歪着小脑袋,巴巴地看着太后胸前的一串金珊瑚手串。

太后瞧了,便将前襟前地手串解下,挂到小姑娘胸前地扣子上。

小姑娘好像很意外,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太后,又低头看看自己地前襟,已经笑得露出两个小酒窝。她伸出一双胖胖地小手,把玩着那串珠子。

太后眯着眼睛,用手摩挲着小姑娘的后背。

小姑娘可见是真高兴了,小嘴咧着,“咯咯”地笑出声来。

突然,她停止了把玩,伸出两个小胖胳膊,一把搂住太后的脖颈。

太后先是唬得一怔,随即却是被小姑娘给逗笑了。

小姑娘搂住太后地脖颈,探出脑袋去,在太后脸颊上“吧唧”一声,亲了一口,留下了湿乎乎的口水印。

这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十六阿哥地嫡长女。

今儿,她是被母亲郭络罗氏抱着给宜妃请安,又让宜妃给带到太后宫来。

十六阿哥现下只有这一个女儿,又是嫡出,自然是爱之如珍似宝的。

平素见了,他就是将女儿抱在怀里,不肯撒手,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淘换过来给闺女玩儿,倒是比对儿子更亲近几分……)

父女之间的互动,就是来“香香”。

变着法的哄姑娘高兴,让闺女“香”自己一个,就是十六阿哥平素的乐事。

小姑娘一时欢喜之下,便主动“香”了太后一下。

太后虽说已经五代同堂,儿孙众多,但是彼此难得相见。

就算见了,孩子们也都被大人教了规矩,只会磕头请安,守一个“礼”字,像小姑娘这般天性流露的还是头一遭。

太后也是添了欢喜,见曾孙女喜欢这金珊瑚的物件,便叫人将首饰匣里的几样金珊瑚首饰都送了过来。

有项圈,有朝珠、佛珠,还有戒指与耳环。

七七八八的,摆了半炕。红彤彤的,分外醒目。

小姑娘已经是看不过来,不晓得摸哪个好了。

太后见她伸手要抓戒指,忙递了个项圈给她把玩,随即吩咐宜妃道:“那小物什,让十六媳妇帮孩子收着,要不,送到嘴里,可是了不得。大的东西让她先玩儿,走时也都给她。”

屋子里除了太后与宜妃外,德妃也在,坐在宜妃对面的凳子上。宜妃身后侍立的是王嫔与十六福晋婆媳,德妃身后是十四福晋与几个在园子里伴驾的年轻贵人。

这半炕的金珊瑚首饰,足有一二十件,说赏就赏了,连宜妃都有些眼热。

宜妃笑得花枝乱颤,转过头来对王嫔与十六福晋道:“还不快点谢赏,连我都眼红了,这曾孙女一来,可是入了太后的眼了。”说着,又笑着奉承道:“借太后吉言,今儿得了太后的赞,又得了太后的赏,也是这孩子的福气呢!”

王嫔与十六福晋上前,身子已经插葱似的,矮了下去谢赏。

太后笑着摆摆手,叫她们起了。

宜妃又笑着说道:“太后,这孩子十五个月了,还没起名儿,要不然就恭请太后赐个名

太后笑着点了点头,寻思了一会儿,道:“小名就叫宝音吧。”

屋子里众人,除了几个年轻贵人与十六福晋进宫年头短,对蒙语不甚熟外。其他德妃、宜妃与王嫔都是学了半辈子蒙古地。自然是晓得这“宝音”的意思。

宝音,是蒙语,换成汉话,就是“福”的意思。

用这个做孩子的小名儿,又吉利又大方。甚是妥帖不过。

这次却是连宜妃也起了。同王嫔与十六福晋一起谢过太后赐名。

屋子里一片其乐融融,就听殿外太监扬着公鸭嗓道:“启禀太后,礼部侍郎、二等伯曹寅之妻李氏同和瑞郡主奉懿旨前来请安。”

屋子里的热闹瞬间冷了下来,太后看了看德妃,又瞧了瞧宜妃。微微皱眉。吩咐边上地内侍传人。

早些年。太后这边也是有不少外命妇请安地。

因这几年体力不支,老人家怕吵闹,除了圣寿节一并受礼外。其他的命妇都见的少了。

偶尔召见两个,也不外乎是经年的老人。过来讲讲古什么的。

这次破例召见李氏,太后心里却是置着气。

老人家上了年岁,这性子就执拗起来。

她有个嫡亲地侄孙,想要留在京里这边当差,却是因各种家法制度约束,只补了个虚缺,整理日无所事事,隔三差五便要来太后这边撞一次钟。

曹家倚仗地,不过是孙氏当年照看康熙十来年地情分。

这点,让太后心里很不舒坦。

她同康熙现下虽是母子情深,但是早年的关系生疏得紧。

曹家不过是包衣奴才,只因沾了孙氏的光,儿子为高官,孙女栓婚郡王,孙子指了郡主,加上阖家抬旗,这已经是天大地体面。

如今,连个妇女怀孕,都要使唤内务府的嬷嬷,这依然是王府待遇。

太后这边地亲戚,却是连个奴才也比不上,老人家心里怎么会舒坦?

虽说李氏在去年圣寿节时,也曾随同其他诰命进宫请安,不过是站在人群里行礼罢了,太后没大留意过。

少一时,李氏与初瑜已经随着内侍进来。

走进屋子几步,婆媳两个都蹲了下去。

李氏操着生疏的满语,口称:“奴才李氏恭请皇太后圣安。”

初瑜这边则是换成了:“曾孙女恭请太后老祖宗圣安。”

太后听着李氏说着满语,微微一怔,随即看看初瑜,估计着是孙女提点的。

要是李氏是个遍插珠翠的庸俗妇人,太后的气还能消消。

偏生李氏举止有度,身上虽说穿着一件素淡的草绿旗袍,但是袖口与衣领的流水纹却绣得极为别致,露出几分不凡来。

太后心中越发厌恶,只觉得如今这人心不古,乱了纲常。

这奴才倒是比主子越发有谱,实是让人不待见。

“嗯,起吧!”过了好半天,太后方应了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冷淡。她的脸上绷得紧紧地,带着几分挑剔,打量李氏。

她的视线在李氏微微凸起的小腹上滑过,心里却是说不上是嫉妒,还是羡慕了。

曹佳氏与曹姐弟,她都见过,晓得都是品貌端正的孩子。

眼前这个女人,也算是有福之人,只是福气太过了,卑贱之人怎么受得了?

太后心里正嘀咕,李氏与初瑜婆媳两个已经起身。

看到李氏容貌的那刻,太后却是不由地一慌神,脸上显出迷茫之色。

宜妃与德妃都在暗中留心着太后这边,见太后如此,心里都是纳罕不已,这时,就听太后道:“李氏,你到炕边来。”

李氏那一句满语的请安话,还是之前跟初瑜临阵磨枪,现学的。

对于太后这蒙语,更是丝毫不懂。

初瑜则是大致听懂了,低声告之李氏。

李氏心里虽忐忑,但仍是遵命,往前走了几步,距离炕边还有三、四步时停下来。

太后像是要在李氏面前寻找什么影子似的,仔细打量了她好几遭,最后视线落在她的耳朵上。

太后的神情甚是复杂,过了好半晌方开口问道:“你娘家……是如今在苏州的那个内务府李家?你……是辛亥年生人?”

李氏低着头,没有察觉中太后的异样。听着“咕噜咕噜”的蒙语,她不禁手心出汗。

这只当进宫请安是个过场罢了,哪里会想到这太后老人家还要找人说家常。

不过这委实听不懂,这又如何是好?

这话却是连初瑜也听不明白了,求助似的看向王嫔。

王嫔冷眼旁观,心思都放在李氏这边,没有看到初瑜的求助。

瞧着太后的意思,像是遇到故人般,难道高氏老太君早年曾进宫过?

王嫔倒是有些糊涂了,只觉得迷雾重重的,看不真切。

初瑜见王嫔没有留意,心下着急,就想要上前一步,对太后说自己婆母不谐蒙语之事。

十六福晋见了,忙暗中摆摆手止住她,随后拉了拉边上的王嫔,小声地说了。

王嫔这才省过神来,

太后这边,却是已经换了笨拙的汉话,问道:“你……属猪的……”

屋子众宫妃皆是诧异不已,这还是头一遭听太后开口说汉话。

李氏点了点头,恭敬地说道:“回太后的话,奴才是辛亥年十月生人,正是属猪。”

太后也不晓得是看明白了,还是听懂了,转过头用蒙语对对宜妃道:“你跟她说,让她近前两步,到哀家身边来抬头回话。”

宜妃之前还乐呵呵的听着,听到最后,神情也有些僵住。

太后脸上已经收起之前的冷淡与不耐,只剩下疑惑不解。

宜妃连忙挤出几分笑,掩饰自己方才的异样,对李氏道:“李氏,太后老人家传你进前呢。再往前走两步,到太后跟前抬头回话。”

李氏俯首听了,随后按照太后话中的吩咐,走到炕边。

太后抓了李氏的胳膊,抬头盯着的李氏的眉目,身子已经有些发抖。

不过片刻功夫,太后已经红了眼圈,嘎巴了嘴,道:“你……额娘……墓……哪……”说完这句,却是老泪纵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这般异变,使得宜妃、德妃等人都惊骇不已,已经是坐不住,站起身子。

李氏的胳膊被抓得生疼,心里却是糊里糊涂的,莫非是太后老眼昏花,认错了人,要不然的话,自己的母亲好好的苏州养老,怎么这又出来个过世的“额娘”来?

“太后,奴才母亲现下在苏州堂兄家养老,随已年过花甲,但是身子骨还算是硬朗。”李氏轻声回道。

太后听她说话了,忙转过身子看宜妃。

宜妃也是云里雾里的,稳了稳心神,将李氏的话用蒙语重复了一遍。

太后听了,皱起眉来,摇头,道:“不对,不对……”

太后这番失态,却是将坐在一边的小宝音给吓到了,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太后失神中,恍然未觉。

完结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180部分阅读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