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贵族们却得意洋洋,因为是冯太后亲自发话,亲自下令,将王肃、贾秀、李冲等人全部降职,发配到军营充当副手。
他们的代言人都否定了他们,日后,他们再想东山再起,那是休想。
一时间,鲜卑贵族们弹冠相庆,而这些汉人文臣,却无不垂头丧气。唯有东阳王,若有所思,他深知,太后一直主张重用汉人,此时,为什么要这么大规模地贬斥汉臣,而且是全部下放到军队里?
弘文帝按捺不住,一待酒宴结束,立即借口去慈宁宫探望儿子。
芳菲已经换了太后的装束,安顿了儿子,正伏案在看一堆东西。
弘文帝径直进去:“芳菲,我们今天的动作是不是太猛了一点?”
她笑起来:“陛下,这些,我们之前不是已经商量过的么?”
就连恶人,也是她去做的,犹如清理门户一般。
“可是,这么大规模的贬斥,现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有威望的汉臣了。”
“不是还有高闾等人嘛?”
“高闾三朝元老,但是已经老态龙钟,做不得什么事情了。芳菲,我没想到,你连贾秀等人都赶出去了。贾秀,是非常可靠的。”
“如果贾秀不可靠,我干嘛赶他出去?”
弘文帝不解其意。
芳菲拿起正在伏案观看的一叠文书,“陛下,这是李奕兄弟和王肃等人连夜整理给我的东西。你认为,这一次奴隶造反之后,是不是就天下太平了?”
“这!”
“陛下,你认为,土地变革,什么时候施行才合适?”
“唉,现在显然不是合适的时机。源贺等人打了大胜仗,维护了国家的安全,有大功在先,如果我们此时变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岂不是让功臣寒心?芳菲,我认为,得再等等。”
三年之约7
当然得等等,不可能明日就变法。
只是,如此旷日持久地等下去,不知道弘文会等到什么猴年马月。
芳菲暗叹一声。看他的神情,显然跟源贺等人一样。这一次的胜利来得如此容易,当然不会把区区奴隶造反放在眼里。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和弘文帝的隔阂在哪里。
一旦年长了,尤其是天长日久的相处中,就逐渐明白了。
如果换成罗迦,土地改革,也许四年前就开始了。准确地说,是他青州大捷之后,立即就开始了,绝对不会等到现在还束手无策。
弘文帝,他想得多,但是到实质上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勇气,彻底和鲜卑人决裂——无他,因为他本来就是根深蒂固的鲜卑血统。
谁能跟自己人决裂呢?
他和罗迦的区别在于,罗迦本来就是个叛逆,比如神殿,一旦认为到了关键时刻,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大刀阔斧地,先干了再说。
芳菲掩着头,觉得头有点疼。
“芳菲,你觉得现在变法好么?”
她温和地摇摇头:“陛下,我也认为现在不是恰当的时机。”
“那,什么时候好?”
“这得等机缘。”
有了机缘,还得看能否抓住。
剿灭乙浑那一次算一次,但是,已经丧失了。这一次的机缘,又会等待多久呢?
她十分干脆:“陛下,你这些日子不妨少些操心,认真休养。”
这是弘文帝一生中最轻松的时光,镇压了奴隶,和太后的关系也有改善。虽然他再也不敢轻易提起立皇后的事情,可是,至少,每天去看望儿子的时候,她总是和颜悦色的,二人也常常一起用膳,有时,她也会提出许多建议。有时,他尽管并不在意她说的什么,但是,只要她肯说话,肯柔声细语,他就心满意足了。
三年之约8
儿子,成为了二人之间最坚固的纽带。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四个多月,小孩子已经一岁多了,益发出落得眉清目秀,长手长脚,健康,而又玉雪可爱。他学什么东西都很快,喊“太后”、“父皇”,声音都十分明晰,走路也稳稳的,甚至能用手揪住波斯猫的脖子提起来,抓扯波斯猫的胡子。
宫女们都赞小太子力大如牛。
芳菲也是刻意的,希望在六岁之前,让孩子漫山遍野地在山林之间奔跑游玩,多和外人接触,看到外面的世界,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世道,而不是穷人饿死了,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而非如昔日的小皇帝,生长于深闺妇人手,安乐富足,每天打交道的全是太监宫女,一个个,不是同性恋,就是se情狂,除了享乐,于治国一事,没有任何的本事。
甚至刻意淡化太监们在他身边环绕的时间,主要是李奕,赵立,乙辛等健壮的男人陪他玩耍,谈吐。
要知道,太监们因为心理缺陷,一逮住机会,就会教唆小太子,小王子们干坏事。早熟带来早衰,她想起拓跋家族的命运——都是早衰的,因此,自己的儿子,当然万万不能重蹈覆辙。
有时,又情不自禁地想起罗迦,甚至弘文帝,心里隐隐的害怕——弘文帝,他也会早衰么?
但是,看不出。
这么长的时间,有时他的小病小痛,她也会亲手出手护理,照顾,曾经仔细地检查过,看不出弘文帝有任何早衰的迹象。
再说,弘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自己一手教养的,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子弑父,重蹈罗迦命运的覆辙。
一切,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弘文帝也是同样的想法,每天生活惬意,精神愉悦,身子倒一天天,更加好起来。
一转眼,秋天快到了。
又要准备返回平城的事情了。
三年之约9
一转眼,秋天快到了。
又要准备返回平城的事情了。
这几乎是弘文帝一生中最好的日子。任何人,对于最好的岁月,都不会淡忘,只想它长期停留下来,永远永远也不要溜走。
但是,世事岂能尽如人意?
就在这时,再次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豫州奴隶起事,这一次,规模更是超出上次,短短时间,就发展到了百万之众。愤怒的奴隶们,到处冲击勋贵大臣们的田产,庄园,冲击各地郡县政府,把很多地方官都杀了。
消息传来时,弘文帝正抱了儿子看北武当漫山遍野的金苹果。道士们掌管着这一片广袤的土地,现在整齐的收割,仔细地放了,储存在十几个巨大的冰窖里,放一个冬日都不会坏。遇到灾荒之年,完全可以充作粮食。
小孩子捧着一个大苹果,脸也红扑扑的像苹果,弘文帝正在给儿子讲祖先们利用金苹果充饥的事情,魏启元上来急报,说有紧急军情送来。
弘文帝抱了儿子直奔玄武宫。
芳菲闻讯赶去,才知道是八百里的加紧,这一次,战火已经燃烧到了三个大州郡。
豫州,太原,半壁粮仓,如今竟然有这么大规模的起义,所有人都慌了。
弘文帝再次召集众臣议事,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东阳王等都不以为然:“几个匪首,何足道哉?”
“一群乌合之众,不值一提。”
“杀鸡焉用牛刀?”
源贺也得意洋洋的:“陛下,这一次,臣再率七千人马,自然杀他个措手不及。”
李将军摇头:“源贺,你可不能掉以轻心。你知道这一次的主战场是哪里?”
“李将军,你真是小看人了,若是我连战场都不知道,还去打什么战?不就是豫州嘛!”
“你知道豫州是什么地方?”
“我只知道不是什么龙潭虎|岤。”
三年之约10
李将军摇头:“源贺,你还真说对了,豫州,自然与众不同。豫州处于昔日齐国,南朝和北国的交界。自从八王之乱,司马氏下江南开始,豫州就沦为匈奴,氐族,羯族等人混战或者和汉人大战的主要战场。民众久经沙场,见惯了战争。二十年前,我曾奉命驻守豫州,但见那里的人民,没有一个不会用刀枪,没有一个不保持着警惕的心态。他们本身就是全民皆兵……”
“那又如何?难道我们就怕了这些泥腿子?”
“我还是以前的看法。国家不能长期陷在战争泥潭里,什么都不能发展,整日都是疲于战争,疲于奔命。奴隶们闹来闹去,就一点,想要土地。不如改变现有的土地政策,他们自然就不会再闹事了,如此,岂不是一劳永逸?……”
源贺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分给奴隶土地,只对那些汉人有利。他们凭什么?江山可是我们鲜卑人拼死拼活打下来的。”
“对!鲜卑人的天下,汉人只能做奴隶,如果他们都成了主人,我们算什么?”
“我们打下江山,难道是让汉人享福的?”
“李将军,你竟然一味向着汉人,是不是因为你们祖上也是汉人的缘故?”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其他汉臣已经被贬斥了,李将军势单力薄,招架不住,在鲜卑贵族们的一通猛攻之下败下阵来。
没有任何人做帮手,他几次求助的目光看向冯太后,冯太后也故意视而不见,一声也不吱。
源贺得意洋洋的自动请缨:
“大不了,我率三万精军,一准歼灭这些奴隶。请陛下和太后准允。”
弘文帝问:“源贺,你真有把握?”
冯太后也示意,这一次,并不比得其他。
“请太后和陛下放心。臣半月之内,必将斩获匪首。”
他看到冯太后面上露出犹豫之色,又面向太后:“请太后务必放心,臣一定凯旋归来。”
三年之约11
冯太后笑起来:“源贺,我不是不放心,不过,这一次,李将军的提醒也是有几分道理的,率三万精军,的确有点冒险,这样吧,你不如率军10万。”
源贺久经沙场,当然领会得,见增多十万,何乐而不为?立即谢恩:“多谢太后,多谢陛下、。”
弘文帝给了兵符:“好,源贺,那你就率十万大军出征,朕等着你的好消息。这一次再胜利了,朕给你举行更大的庆功宴,还要在真武广场旁边,给你盖一栋功臣楼,让列祖列宗也知道你的功勋卓着。”
源贺喜形于色:“臣一定不辜负陛下厚望。”
当日,源贺便整军出发。
源贺一走,冯太后立即去找弘文帝。
这么长时间,尽管天天见面,但是,冯太后亲自到玄武宫来,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弘文帝又惊又喜:“太后,你怎么来了?”
“陛下,请你赶紧下诏,让王肃,李冲,贾秀等人回来。”
“为什么?”
芳菲长叹一声:“皇上,我认为源贺这一次必败无疑。”
他一惊:“为什么?上次源贺不是大获全胜么?这一次,叛军虽然有百万之众,但是,源贺也有十万人马啊。”
七千能大胜八十万人;现在是10万对一百万,当然,赢面就更大了。
“皇上,我更相信李将军的判断。源贺虽然能征善战,可是,他在计谋和见识上,远远比不上李将军。你想想,豫州是什么地方?那是我们时常和南朝交手的地方。这里的民众,本来就能征善战,人人都会舞刀弄枪。再说,这些奴隶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上一次葛强造反失败,奔逃过去的。他们已经上过一次当了,不会再受到朝廷军队的欺骗,这一次,肯定会拼死抵抗。源贺这一次去,必定凶多吉少。”
弘文帝这时才紧张来:“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芳菲神色凝重:“皇上,我还是坚持这个看法:变法。改革土地制度,真正分给奴隶土地,让他们安定下来,否则,国家会常年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争里,这边扑火,那边放火,如果南朝借机攻打我们,后果不堪设想……”
ps:今日到此:)
烫死罗迦1
芳菲神色凝重:“皇上,我还是坚持这个看法:变法。改革土地制度,真正分给奴隶土地,让他们安定下来,否则,国家会常年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争里,这边扑火,那边放火,如果南朝借机攻打我们,后果不堪设想……”
弘文帝还是些微犹豫:“只是不知道鲜卑大臣们,会不会反对。”
“反对是肯定的。陛下,所以这一次急需你的支持。”
“芳菲,这一次,我听你的。”
她抬起头看他,眼睛亮了一下。
弘文帝就是这样,某些时候,他给予的权利,是不可限量的。甚至,名正言顺地让她走到台前。但是,芳菲要的并非是走到台前。
她嫣然一笑:“陛下,我这几年闲着无事,也有一些考虑,李奕他们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具体的内容都给你看了,现在,只是一个人手分配和权利调度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你做出决策。”
她一边说,一边拿上去一份计划,非常厚的一个折子,“陛下,这是李奕兄弟起草的一份土地改革谏议。”
并非是昔日的草率提议,而是一个非常精细到了具体细节,马上就可以操作的方案。
弘文帝接过奏折看了许久,脸上露出了喜色:“芳菲,真没想到,你竟然准备得这么充分。你看,我还真少不了……”
“陛下,这也不是我的功劳。我不过是借花献佛,传递一下而已。其实,任用汉臣,不止是你开始,以前太祖开国,也有崔浩这样的名臣,不然,不可能有后来的百年基业。鲜卑贵族打天下可以,但是,治天下,要强大,还是需要汉臣。之前,源贺等人打了胜仗,趾高气昂,谁都不放在眼里,说什么都没用。这一次,他们大败而归,气焰自然会矮下去。也许,这将是我们最好的一次机会,如果抓不住,就稍纵即逝了……”
烫死罗迦2
弘文帝立即明白过来,难怪当时她会借助机会大规模地贬斥汉臣。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是坐稳皇位还是推行政策,没有军队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那些基本的准备工作,难道都已经完成了?
他想,可笑那些鲜卑贵族们,还以为冯太后,彻彻底底是站在先帝的立场,完全在维护祖宗的利益和传统呢。
他叹一声:“芳菲,你有些时候,就是比我想得远。”
“唉,陛下,我也是迫不得已。”
按照太祖留下来的规矩,汉人的任用是十之三,也就是说,每一次提拔任用汉人,和鲜卑贵族的比例要保持10:3;但是,实际任用考核上,汉人连这三成也占不到,数来数去都那么几个人。既进不了核心机构,也谈不上强大的发言权利。要指望这样毫无威望的汉臣来推行变法,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中下层的界限就不那么严格了。相反,下层官吏里许多都是汉人。以前,他们没有任何统领,一盘散沙,但是,王肃,贾秀等人加入进去,显然可以好好地带动,真正将他们统领起来,形成凝聚力。
“可是,把贾秀等人下放到军队里,你认为,就能提高他们的威望?”
“当然能够。这一点,陛下你请放心。。”
她在青州追随罗迦出征的那些日子,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是,对于军营里的情况,完全了如指掌,从最上层的将领到中层再到低级的军官,都做过仔细的走访。
鲜卑贵族源贺等居上,但是,下层大多数人是汉人军官。鲜卑贵族野蛮,暴躁,动辄打骂军士,奴役是家常便饭,一些低等的士兵,简直跟奴隶没多大区别。甚至一些中下层的军官也逃不过盘剥。军队里,一直怨声载道,对上层的反抗情绪非常大。罗迦在时,还可以凭借他强大的个人威望慑服。
烫死罗迦3
罗迦在时,还可以凭借他强大的个人威望慑服。而且,他本人之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切的一切,本来都是等待青州大捷之后,便雷厉风行地铲除这些痼疾,振兴北国。
但是,罗迦不在了,振兴变革都成了虚空。这些人等来等去,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反抗情绪就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将汉族官员安插到军队里,自下到上的层层进行宣传,掌握情况,把军队拉拢了,变法就有了根本的保障了。
自古以来,大变革,都要从上到下施令,从下到上服从,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当然,彼时的冯太后,还不可能提出“从下到上”这样的理论,但是,她在实践之中,完全是这样操作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真正的胜利,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彻底成功的变革,并影响了今后一两千年的政治格局。其实,直到我国前两年彻底废黜农业税之前,我们的土地制度,还算是从当时演习改良而来的。
一整日,弘文帝都在和冯太后商议。从早上到深夜,连御膳都是一起吃的。
但觉生平,两个人加起来说的话,也不及今天这么多。
到了深夜,还了无睡意。
“芳菲,据你估计,贾秀他们已经准备得如何了?”
“其实,除了王肃,其他人都先下放军队磨砺了一两年了。几个人的能力,在对付乙浑的时候,你也见识过的,陛下,你放心。”
“放心!芳菲,既然你这么说,我完全放心。”
芳菲忽然想起来,便转移了话题:“陛下,李奕这两年服侍我和宏儿,尽心尽力。但是,我认为这不利于发挥他的长处,现在,我这里已经用不着他了,不如让他出去历练历练。”
弘文帝犹豫一下,李奕,目前算是他最信任的臣子,做的一切,也无可挑剔。
烫死罗迦4
“我觉得宏儿还小,需要有人保护他的安全。”
“赵立和乙辛率领的那支侍卫就足够了。”
小太子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就组成了一支侍卫队,出生后,这支侍卫队已经扩大到了五百人,驻守在慈宁宫外面,铜墙铁壁一般。
小小的一个孩子,哪里需要得了那么多的军队?
芳菲摇头:“北武当没什么太大的危险,有赵立和乙辛就足够了。李奕完全不必留在我身边。”
“好,有机会,我会考虑的。”
弘文帝在这一点,还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毕竟,就这么一个儿子,不容任何的闪失。尤其,他很赞同芳菲的观点,不让儿子困于深宫妇人之手,变成一个软弱的脂粉男子,他本人,也非常认可李奕的文武全才,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在儿子身边,既是侍卫,也可以做老师,两全其美。
芳菲知道,在他心目中,某种程度上,儿子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变法的重要性。
“陛下,李奕兄弟,我认为真的是施行变法的最好人选,毕竟是他们兄弟提出来的。”
弘文帝不以为然:“倡导变法的汉臣人选,也不止李奕一个人可以任用;再说,变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宏儿的安全成长要紧。”
芳菲还能说什么呢?
在帝王心目中,接班人,当然是国之根本,动摇不得。
“对了,今日忙了一天,还没见到宏儿。我得去看看。”
“这么晚了,宏儿早已睡了。”
弘文帝兴致勃勃:“那可不行,我得去看看宏儿。一日不见他,我一日不安心,走吧,芳菲,我顺便送你回去
六宫无妃一路芳妃(正文完结)卷3第19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