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kongwen"></div><div class="readmiddle"></div>
知识,查漏补缺,对我好处大着呢!”
听他这么说,林清心中想要读书的天平又倾斜了一些,不过仍在犹豫,还没等他想好,蒋子尧就把他手上的针线篮子拿下来,放到一边,随即自己坐过去,翻开了手上的书。
林清学得很快,蒋子尧只教了一遍,他就能独自读前两页的内容了。
面对蒋子尧惊喜的目光,林清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小的时候大哥二哥去私塾回来,曾经教过我,所以前边的识得一些。”
对于农户来说,读书考取功名算得上是唯一让生活变好,改变阶层的方法;是以,家家户户对读书人都很是崇敬和向往。
虽说家中银钱不足,但往往在小孩子还小的时候都会送到私塾去启蒙,若是有些伶俐聪明的,家里人大都选择咬牙多供几年。
就像原身蒋子尧,15岁考上童生,算得上天赋异禀了,也是因此,蒋母对他寄予厚望,只可惜在之后两次院试中均名落孙山,还因此对读书产生了厌烦,困苦的情绪。
是以,村子里的人小时候大都是念过一段时间私塾,识得几个字的,林清村中又有一个秀才爷,也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私塾了。
村子里的私塾不跟镇上,县城一样,‘学费’便宜不少,若是银钱有短缺的,拿些肉蛋粮食之类的束脩也是能跟着听课的。
一般农家都是出的起的。
不过大安朝参加科考的只有男子,哥儿,女子是不允许参加的,去私塾的也都是男子。林家兄弟二人小时候也是学过一段时间的,因着林清对读书很感兴趣,每次下了学回来都会跟林清讲讲。
林清有记不清的也都会问上几句,久而久之,基本将兄长二人学的都记下了,可惜林家兄弟二人也只在私塾学了一年,林清识的字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