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作者:雁九
第六百九十四章佳音(上)
重生于康熙末年作者:雁九
第六百九十四章佳音(上)
重生于康熙末年作者:雁九
第六百九十四章佳音(上)
城,内务府本堂。听着蒋坚说出的消息,曹笑道:“京畿大旱,西北又缺饷银,朝廷开纳捐也说得过去。又盼着许久了,总算有些眉目。”
蒋坚点点头,道:“是啊,他一直惦记着。滞留京城,也是因回去没法跟老人交代。”
按照后世小说里的说法,李卫是四阿哥的门人,放出来当官。
如今看来,虽说李卫跟四阿哥扯不上关系,但是也不是能走科举入仕之人。
除了李卫,还有前之人。
“非磷呢?在地方衙门多年,没有入仕之心?要是有意,趁着这个机会同又一起捐了,也算便宜。”曹稍加思量,说道。
蒋坚了,忙摆手,道:“大人,学生入幕还不多有不足,实没有出仕之心。”
他平素话不多,是少又谎话推脱。
既他这般坦荡地说出来,想来是真的没有那个心思。
曹听了。没有多说。道:“纳捐时间有信么?不少人家地子弟不愿赴外任。就等着京捐。到时候怕是要挤破脑袋。外有地缺。也不晓得又有没有那方便地打算。瞧着他平素地模样。倒是不像其他人那般。就寻思去刮地皮。”
蒋坚点点头。道:“目前才传出风声。莫着年底不开捐地话。就要明年万寿节后了。大人说得是。又子颇为义气。做京官有大人庇护。加上他这两年在衙门里耳濡目染。也晓得些官场忌讳。到了地方。却未必是福气。如今地方吏治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地地步。上面府道贪。下边门吏也不是省油地。新官上任。就算有心为百姓办几件实事。被上下掣肘。也是举步维艰。稍有不甚。就要粉身碎骨。”
要是在万圣节前纳捐。就算万寿节并没有大张旗鼓庆祝。也会给外头留下敛财费地话柄。康熙最好名。朝廷官员上行下效。自不会触犯那位“圣主”地霉头。
“嗯。既是如此。就使人多留心吧。又渴盼已经。总要帮衬他一把才好。”曹说道。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就转到公事上来。
不晓得是不是十六阿哥五月里查账吓到了众人。还是曹年初地招投标将油水丰厚地差事都投出去了。使得内务府这边分外平静。
畅春园的修缮工程进展顺利,十七阿哥的病情也好得差不多,如今内务府这边,正预备中秋节各项柴米瓜果。
顶尖儿的贡品,要使人快马送到关外御驾行在。其他的,有后的份,也有京城各大王府、贝勒府的。
将手头地差事料理完毕,瞧着时辰差不多了,曹就从衙门里出来。
这就是圣驾不在京里的好处了,衙门的气氛闲散许多,日子颇为自在。
曹原还不习惯早退,想着要熬点。但是他不走,下边的属官也退不得,一来二去的,就引起许多不满。
还是董殿邦婉转说了几句,曹才开始随大流。只是他晓得,保不齐还有谁盯着自己,等着抓小辫子,所以就取了中庸之道。
不像其他衙门那边,过午就走;也不像之前似的,熬到日暮落衙。
曹快到家时,就见有两辆装得满满的骡车从侧车,进了自己府里。
见了家门口,曹翻身下来,就有门房小厮上前牵马。
曹将马缰递过去,道:“是何管事到了?”
“回大人的话,是董大人了。”门房俯身回道。
“董大人?”曹闻言,颇为意外。
内务府姓董的官员不少,同曹有往来的不过是董殿邦与董长海两个。
进了院子,就见吴盛捧着单子,站在院子里,指挥几个小厮卸车上地货物。
见曹进来,众人都停了手中的活儿,俯身请安。
曹摆摆手,叫众人继续忙,随后看了车上两眼,道:“都是什么?”
吴盛双手将单子奉上,道:“大爷,多是时鲜儿,难得是有这么大个的鱼和几篓子湖蟹。”
曹接过单子,简单扫过,正经有不少东西,瓜果菜都有了。瓜有晚熟西瓜与哈密瓜,果有柿子、葡萄、红枣,除了鱼与螃蟹外,还有野**与鹿,菜有白、菱角、山药、姜、藕。
曹合上礼单,递回给吴盛,道:“董大人呢?”
“回大,董大人由大管家引着到客厅吃茶了。”吴盛回道。
能送东西过来的,应该只有营造司员外郎董长海了。
自打回京以后,他已经不止一次上门。倒不是说他向曹行贿,而是被内务府属官们选出来,做了往曹家送东西地信使。
内务府的缺油水大,众所周之。
除了各种差事落下地银子,剩下的就是这些东西了。各地皇庄按季往京城送时鲜时,谁敢就按照条例上的份额送。总要多出几成来,省得路上有损耗,到了京了交不了差事。
就算是十成十的东西,那些内务府大爷们也盯着,寻思怎么拿出几成来分分,更不要说是多出的,自然都当成了外头的孝敬。
差不多每月都有“福利”可分,也成了内务府地惯例。
连十六阿哥、十七阿哥都没有发出异议,曹自然也不会自讨无趣,搞什么“反腐倡廉”。
董长海还有其他几家要跑,见到曹,陪着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
曹唤管家送他出府,自己则往进了二门,回内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