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493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只不缺,应该说是产能过剩。

确切的说,是在王学新引进了鹰酱的子弹生产线以及制酸设备,使八路军有了生产高质量火药后才造成的产能过剩。

往常,八路军那是全员生产火药,根据地的百姓闲时在家,有事没事就会整点土制火药,要不就是自己折腾点地雷、手榴弹或是炸药包什么的,百姓自行生产复装子弹或是猎枪也是常有的事……这时代就不存在什么安全生产的问题了,前方战事打得那么紧张,整个国家都要被鬼子占领了,谁还顾得上这些。

不过生产的地方一多,百姓用于生产的方法也不一,质量就难免良萎不齐。

但当时的八路军就那条件,有这种土制火药就不错了,就这火药造出的子弹还人均只有十发。

然而,王学新从鹰酱那引进了设备把子弹生产机械化、规范化之后,这些土制火药瞬间就失去市场了,于是就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说它有用吧,八路军已经不喜欢用这种子弹和炸药包了。

说它没用吧,许多游击队还拿着梭镖、大刀。

于是就使这种土制炸药陷入尴尬的境地,许多地方存在仓库里不知该往哪里送。

“高火”一出,这问题就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不过当然,出于战斗威力和效果考虑,“高火”也应该用质量好、威力大的火药。

但那是以后的事,等工业发展到八路军用得起的时候再说。

现在就先把这些“过剩”的火药成吨成吨的往鬼子那打,未尝不是件好事。

这些火药是肯定不会运去兵工厂在那组装的。

开玩笑,兵工厂是什么地方?

机器、设备,还有人才的聚集地,火药成成堆成堆的集中在那里,万一要是出什么差错就一把火全烧了。

因此,王学新对“高火”是这么操作的:

火药一袋袋的装成炸药包,与“高火”分开储存运输。

只有“高火”到战场时或是战前准备时,再把一袋袋炸药包临时装进“高火”里做好发射准备。

八百公斤,如果以一个人的重量50公斤计算,也就十几个人的体重装起来也不费多少时间。

王学新认为这事还是要安全第一,否则一个引爆就会引起殉爆,那炸起来就是一大片了。

平时,这些火药就储存在距原常机场几里远的仓库里。

“高火”从兵工厂运送到机场,陀螺仪从西安也运到机场。

装上陀螺仪后先进行初步的测试,比如放在台上试试自动控制系统是否灵活,操作是否正确等等。

战时,就把做好测试的高火和火药一同运送往阵地,另外还有火箭发动机。

做准备时临时装上,然后就可以朝目标发射了。

这些准备工作都是苏教授管理的,而且有条不紊。

王学新庆幸,这是得到了一个好助手。

第876章 面对

忙活了十几天,扣除陀螺仪被扣押浪费的五天,再扣去不合格的废品……废品率还是挺高的,主要原因是有许多零部件还未实现机械化,而是依靠手艺师傅的眼光,纯手工制作。

再加上路上运输时又颠来颠去,到完县机场测试阶段时往往十枚里就有两三枚不合格。

有时苏教授想把这些不合格的“高火”拆开整合成一枚合格的……但现实却没那么简单。

由于手工制作标准不统一,因此零部件无法转换,结果就只能作罢。

最终统计后,一共有一百五十七枚“高火”可以使用。

看到这数字,王学新就暗松了一口气。

一百多枚,打一仗是没问题了,鬼子再来两三个重炮联队也能对付。

现在就看鬼子有没有那么多重炮……

确切的说鬼子有,而且还有不少。

比如鬼子广泛用于华夏战场同时也是打算用来轰炸运城的八九式加农炮,这玩意是1929年批量生产的,到现在已经生产了十几年了,华夏许多重要的战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想想也觉得很无奈,鬼子在1929年就能生产这种能打18公里远的重炮,而华夏却是直至今日也无法生产一款自己的火炮……顽军那说是说能“自行生产”,但所谓的“自行生产”不过是打肿脸庞充胖子,关键部件全都是进口。

相比之下,阎老西的晋绥军还有点样子,小口径火炮能生产一些,只可惜不成气候。

此时鬼子的问题,就是有没有能力调集更多的重炮打运城。

顽军那边的正面防线肯定是要顾的,太平洋战场面对鹰酱的反攻肯定也要有所准备,另外还有其它战场都需要重炮的协同。

王学新相信,以根据地生产“高火”的速度能应付得过来。

这几乎就意味着运城安全了。

另一边,太原军部内,冈村宁次也在为这个问题头疼。

八九式重炮,他手里还有一批。

事实上,冈村宁次原本就准备了三个重炮联队一共87门重炮轮流对运城实施不间断的轰炸。

损失的23门重炮虽然不算少,但还没有到让冈村宁次无法轰炸运城的地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