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绿地面积人均占有量最大的城市,甚至是东京的15倍,被称作“森林之都”。
它还是一个普及了煤气管道的城市。
甚至在绝大多数华夏百姓都不知道抽水马桶是何物的时候,新京已经开始普及了。
然而,王学新认为恰恰是这样,才使八路军攻占新京存在变数。
一直以来,八路军之所以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就是因为八路军是站在穷苦百姓的立场与鬼子战斗:八路军每到一地就进行土改运动,打土豪分田地让百姓当家作主。
因为八路军很清楚一点,只有让百姓当家作主,才能让他们知道与鬼子打仗是为了自己的土地为了自己的利益。
如果是像顽军那种模式……顽军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打天下的,也就是通过控制地方乡绅,再通过乡绅之手间接的控制百姓。
这种模式不可能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因为这样一来,百姓用鲜血和性命与鬼子拼杀,换来的结果就是继续给地主当长工,这只有脑子进水的才会乐意。
这是八路军最终战胜顽军的主要原因。
史上八路军进入东北时,原本估计能征10万新兵就差不多了,以至于上级要求再征5万兵力是各部份指挥员都面露难色:
“刚征完10万人,现在又征5万,这是不是太快了点?”
“是啊,有那么多兵源吗?百姓是不是会有抵触心理?”
“我认为我们应该缓一缓!”
……
但因为与顽军打得不可开交急需补充兵力,于是还是试着征了一下。
结果不征不知道一征吓一跳。
何止是5万兵力,50万都不在话下,报名参军的是一批接着一批……最终征了47万,这还不是全东北,当时顽军占据了东北的半壁江山,而且这47万还是八路军挑选后的兵。
八路军有些主力师,在进入东北前打得只剩下2000人,进入东北不久马上就补足了所有兵员增长到12000,足足翻了六倍。
这样的兵力增长速度,也就是打了又有打了又有几乎可以说永远打不完,增长速度远大于消耗速度越打越多,顽军又怎么可能是八路军的对手!
但新京这地方不一样。
新京是鬼子的样榜城,能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是屈服于鬼子的资产阶级,是八路军要打的土豪,他们在这里享受着绿化、公共交通、福利等等,当然不愿意这一切灰飞烟灭。
因此,就算八路军能在华夏获得百姓广泛的支持,但在新京却是例外。
史上八路军解放新京也不是靠打,而是“围而不攻”。
原因是生活在新京资产阶级过不了苦日子,再加上战斗意志不强,“围而不攻”就是最好的方法。
最后足足围了七个月最终和平解放新京。
此时的王学新也打算围而不攻。
别看驻守在新京的鬼子只有两个联队六千多人。
这兵力在其它城市之所以好打,那是因为鬼子没有百姓的支持,不管是兵源、食物还是情报都后继无力,甚至还要面对此起彼伏的起义。
但他们在新京就有可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兵力两千余人的伪军也有可能死心塌地的为鬼子打仗,甚至他们还能从百姓中找到兵源迅速扩大规模。
此时的新京有120万人口,要是按10比1的征兵率算,新京随时都能拉起一支十几万人的部队。
王学新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此时对新京发起强攻的话,很可能会将鬼子与新京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同仇敌忾”,到时新京就会变成一块啃不动的铁板了。
反而是围而不攻……
新京就会碰到史上同样的问题:资产阶级吃不了长期资源不足的苦,其作战意志不强立场不坚定,最重要的是城内资源越来越少而鬼子不可能与他们平均分配,于是资产阶级与鬼子之间必然会出现资源争夺于是就会出现矛盾。
等到这时再打新京就容易多了,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
既然是这样,王学新又何必急于一时?
至于鬼子的援军……只要八路军控制了新京的能源和资源进入的通道,再多的鬼子进入新京不都得饿死?
于是,王学新就将眼光转向了距离新京一百多公里的丰满水电站。
第1739章 丰满水电站
丰满水电站,是鬼子强征华夏百姓在松花江上建设的一项大工程,从1937年起到现在已经建设了7年,去年开始发电,但依旧还有20%的土建工程没有结束以及几个已经到货但还没来得及装上的发电机组。
鬼子为了这项工程强征十余万华夏劳工,这些劳工每天工作十余小时,一旦生病或体力不支马上就会被鬼子“淘汰”,惨死的劳工尸体就被扔在丰满江东五垧地北约两公里的万人坑里。
这么多劳工工作7年之久,由此也可知丰满水电站的规模。
它此时的发电量已达到30万千瓦,已经是亚洲第一发电量的水电站,其电力不仅供给新京,还是大半个东北的来源。
(注:鬼子投降时华夏接收时只剩下2台大机组和2台小机组,发电量合计14.3万千瓦)
这意味着拿下丰满水电站不仅控制了新京的能源还可以说控制了整个东北的能源。
但王学新却不敢轻举妄动。
&a;lt;div style=&a;quot;text-align:center;&a;quot;&a;gt;
&a;lt;script&a;gt;read_xia();&a;lt;/script&a;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