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赶紧解决吧,公司最近高层内斗又升级了,太让人心累了
对方开始抱怨一些公司高层的人事争斗,陆时琛看着车窗外来来往往的车辆,兴致缺缺地听着,几分钟后他看见孟钊从市局大楼里走出来了,他开口打断对方:我还有事,先挂了。
孟钊本以为陆时琛已经离开了,但出了市局,却发现陆时琛的车还停在刚刚的地方。
陆时琛的表现有些反常,孟钊觉得有些不对劲,他好像在刻意地接近自己。只是为了查清这案子的真相么?似乎也不像。
孟钊走近陆时琛的车,屈起手指敲了敲车窗。
车窗随之落下来,露出了陆时琛的侧脸。
晚上八点多,路边昏黄的路灯照亮了整条街道,马路上车辆的尾灯飞驰而过。那张线条流畅的侧脸一半隐在车里昏暗的光线中,一半被路灯照亮。
孟钊俯身趴在车窗边沿:真等着送我回去啊?
上车吧。陆时琛转过脸看着他。
孟钊盯着陆时琛的眼睛,他发现陆时琛的眼珠颜色似乎要比平常人更浅一些,也正因此,当陆时琛面无表情的时候,这双眼睛看上去尤为冷漠,让他看上去更像个精致的假人了。
与此同时,陆时琛也在看着他。
孟钊忽然有些好奇陆时琛失控的模样,似乎从十几年前高中开始,陆时琛始终就戴着这样一张不动声色的面具。
但凡是人总有感情,只要有感情,就总有失控的某一时刻。陆时琛失控的时候,这张脸会是什么样的?还挺想看看的,孟钊想。
不过,以陆时琛的相貌、家境和事业之优越,孟钊实在想不出陆时琛会在什么情境下失控。
对视片刻后陆时琛终于开口问:盯着我做什么?
在烧烤店的时候你不是也盯着我么?孟钊说,那时候你在想什么?
这次是陆时琛先收回了目光,他将脸转向前面:有么?
你这打马虎眼的水平也没比平常人高到哪里去啊孟钊笑了一声,绕到车子的另一旁,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子开在路上,孟钊想到当年的事情,觉得还是应该跟陆时琛道一声谢。
那个他的手指搭在车门的把手上,看向窗外,当年的事情,谢谢。
嗯?
我舅舅的案子,还有那本笔记。
陆时琛嗯了一声,除此之外没再说别的话。
也不知道十二年过去了,陆时琛到底还记不记得当年的事情了。
车厢里轻柔的音乐存在感不高,两人不说话时有些太过安静,孟钊没话找话地提起当年的事情:对了,你高中时候的同桌还记得吧?我上次去市政大厅办事儿,还见着他了,一时没认出来,他叫魏什么来着?
不记得了。陆时琛看上去并没有配合他去回忆。
连你同桌都不记得了?你不是过目不忘么,那高中那些同学你还记得谁?
你。
除了我呢?
没了。
孟钊怔了怔,失笑道:这算是我的荣幸么?
第25章
翌日上午,技侦的张潮给孟钊打了个电话:做完修复了,不过这网吧的清空系统还是挺彻底的,我这浑身解数都使上了,也没能全部恢复数据,张潮在电话里说,你先来看看吧。
挂了电话,孟钊去了一趟技侦办公室,走到张潮的工位旁边。
那台从网吧扛回来的主机已经连接了显示屏,张潮见他进来,说:别报太大希望啊,就修复了两秒钟的视频。
他点击播放,屏幕上显示出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就结束了。如那个黄毛所说,这视频画面的确既远又模糊,只能看清楚那栋楼的楼顶上站着几个穿校服的少年,整个画面的色调灰扑扑的,于是站在天台边缘的穿着红裙子的赵桐便成了这个画面上最显眼的一抹亮色。
声音修复了没?孟钊盯着那帧画面问。
修复了,也按照你说的,跟周衍直播时的声音做了对比。张潮递给孟钊一副耳机。
孟钊把耳机戴到头上,里面传来年轻男生的声音:真恶心,你怎么不去死啊?
孟钊查案时看了周衍的一些直播,此刻轻而易举地分辨出,那声音的确属于周衍。
他又点击播放了几遍,然后摘了耳机挂到脖子上,问张潮:对比结果怎么样?
相似度99.99%。
这声音会是合成模拟的么?
难说,张潮侧过身子,从另一台显示器上调出对比的声波图,视频文件应该本来就被压缩过,现在数据又损坏了,是不是合成的还真不好说。
应该是合成的,孟钊看着屏幕上那如出一辙的声波对比图,十七岁和二十七岁的声音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他说到这里,脑中涌现的例子居然是陆时琛,当时在讯问室里,他就觉得陆时琛的声音相比高中时更沉了一些。
确实,张潮点头表示赞同,又说,对了,还有一个东西应该会对你有用。
什么?
张潮从桌面上点开一张图片,放大给孟钊看。
孟钊顿时一怔,那是赵桐自杀后的画面,画面上穿着红裙子的赵桐躺在化工楼前,脑后溢出了大量的鲜血,而站在他面前的正是少年周衍。那时的周衍尚且面容稚嫩,正抬头看向楼上。
相比刚刚修复的视频画面,这张照片要清晰得多,难怪赵云华说她亲眼看到周衍就是凶手。
这张照片应该不是监控录下的内容,更像是用相机拍下来的,孟钊陷入沉思,这张照片被拍下的瞬间,现场应该是怎样的情境?
他想象着自己就是周衍,楼顶响起声音:哎!
周衍闻声抬头朝楼顶看过去,那个人拿着摄像机,咔嚓一声,拍下了他和死去的赵桐,留下了这张合照。
拍摄这张照片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当年逼死赵桐的真凶,也极有可能就是诱导赵云华杀死周衍的人
必须要去查清当年的校园暴力事件了,孟钊拿定主意。
从技侦办公室走出来,孟钊开始思考这件校园暴力事件的着手点,校方对当年的事情三缄其口,法院又恰巧弄丢了当年的案卷,这会是巧合么哪个小偷会去法院专门偷一份案卷?
只能再去一趟法院了,当年的法官、双方的律师、庭审的工作人员,总会有人记得相关的细节。